
2025年8月21日下午,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广东省卫生健康网络与数据安全研究及实训基地主办的“智慧医疗数字安全学术会议暨医疗信创生态联盟大会”在广东药科大学盛大启幕。来自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院校及行业企业的近200位代表齐聚广东药科大学,大会以“安全筑基、生态共筑”为主题,共探医疗信创生态构建与智慧医疗数字安全防护的破局之道。

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甘远洪在致辞中彰显高校使命担当。他指出,随着医疗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风险已成为民生安全“隐忧”,筑牢安全防线是维护公众健康权益的“必答题”。作为医药健康领域的高等学府,广药大依托广东省卫生健康网络与数据安全研究及实训基地和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学科优势,已为全省 200 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安全培训。此次启用的医疗信创适配中心,正是为破解“重建设轻安全”“外采依赖度高”等痛点,未来将通过三大举措发力,一是与联盟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实现规模化适配;二是定向培育“懂医疗、通技术、精适配”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联合制定区域标准,让“广东方案”成为行业参照系。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处处长韩志江的致辞直指行业关键。他指出,医疗数字化转型已步入深水区,电子病历、远程诊疗等新兴业态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也使医疗系统面临数据泄露、供应链断裂等多重风险。他表示,没有安全的数字底座,就没有稳固的智慧医疗。作为保障医疗数据主权的战略工程,医疗信创已被纳入广东省卫健委的重点建设任务。韩志江特别强调,新启用的广东省医疗信创适配中心将成为技术成果的“检验场”,加速形成“试点—验证—推广—迭代”的良性循环。
针对医疗信创适配中心的建设,韩志江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优化联盟纽带作用,构建全链条生态,推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打破壁垒,形成涵盖“基础软硬件—行业应用软件—临床应用场景”的协同体系;二是提升联盟专家智囊团的效能,为适配中心提供技术路线论证与标准制定的支撑;三是强化实干担当精神。通过临床需求反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医疗信创从“可用”向“好用”的质变。


在大会的核心环节中,广东省卫生健康网络与数据安全研究及培训基地医疗信创工作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韩志江为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的14位首批专家组成员颁发聘书。这支汇聚了临床、技术、管理等多领域的“智囊团”,将为医疗信创提供从技术适配到临床落地的全方位、全流程指导。


随后的医疗信创生态联盟授牌仪式上,医疗信创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信息与数据管理中心主任陈戏墨与广东省卫生健康网络与数据安全研究及实训基地主任、广东药科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蔡永铭共同为广州广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联盟单位授牌。此举标志着广东医疗信创领域正式从“分散探索”阶段迈入“协同攻坚”的新阶段。

主题分享环节,蔡永铭院长以《政产教行融合赋能医院网络与数据安全》为题,从技术适配、场景落地等维度剖析了医疗信创的实践路径,其提出的“全栈适配—生态协同—场景验证—标准输出”的实践模型,生动诠释了“产学研用”融合的实效,引发广泛共鸣。会后,参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广东省医疗信创适配中心,在全栈级适配实验室直观感受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医疗专用软件等适配成果展示,深入了解“问题前置解决”的创新机制。

据悉,广东省医疗信创适配中心未来将与医疗信创生态联盟共同聚焦四大核心任务:在技术研发上,主攻国产芯片适配、操作系统兼容等关键领域,填补技术空白;在标准建设上,制定覆盖医疗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信创规范,统一行业标尺;在应用推广上,通过试点示范破解“不敢用、不会用”难题,加速成果规模化落地;在人才培养上,整合高校与企业资源,培育“懂医疗、通信创”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广东省卫生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与实践指引。广东药科大学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与联盟单位共筑医疗信创广东样板,为健康广东筑牢数字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