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学校:
根据《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教培 函〔2014201420142014〕19 号)等文件要求,拟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广东分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广东省分中心组成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广东分赛组织委员会 (以下简称“广东省分赛组委会”),统筹负责本次省级分赛。具体名单,另行通知。
(二)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具体相关事宜。
(三)微课是培育和建设高校精品共享课程的基础,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将有助于我们开展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因此,广东高校微课赛将开展培训、制作、比赛的系列活动,将由广东省分赛组委会统筹组织,另行通知。
二、比赛网站
参赛报名及参赛作品提交均在“广东省高校、高职高专微课大赛”网站(http://gdwks.jiaoxueyun.com/)进行。2014年7月15日起,可网上报名并上传作品,具体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请参见网站首页的使用说明和帮助文档。
三、参赛对象
高校各学科教师,按文史(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理工(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两大类别分组参赛。对高职院校参赛教师单独评选奖项。
四、比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参赛教师自选一门高校课程,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10-20分钟的微课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1. 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格式及上传要求详见“广东省高校、高职高专微课大赛”网站(http://gdwks.jiaoxueyun.com/)相关文档。
2. 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
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3. 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
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文件格式:WORD。
五、比赛程序
高校教师可通过学校选拔推荐和个人报名两种方式参赛。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1.初赛阶段: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30日为各高校组织本校参赛选手选拔和教师参赛作品制作、上传时间。各高校可通过组织评选推荐参赛教师,每个学校推荐名额限制为:本校教学涉及的一级学科,每个学科不得超过3名,经学校统一选拔推荐的参赛教师直接进入复赛;个人参赛教师通过“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平台提交作品,经专家评审结合网络评审评选出优胜者进入复赛。
2 .复赛阶段:2014年10月至11月30日为各省级赛事组织评选时间,各省赛事组织单位安排复赛,评选出优胜者,推荐进入全国决赛。推荐名额将根据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决定,原则上不超过本省参赛教师总数的5%。
3.决赛阶段:2015年5月—2015年8月为全国决赛评选时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将结合复赛推荐意见和网络评选结果,确定决赛选手,通过现场教学比赛,评选出奖项,同时召开表彰大会。
六 、奖项设置
1.个人奖:比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视情况设若干单项奖,分别予以奖励。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5%、三等奖占30%。
2.优秀组织奖:面向各参赛单位和省级赛事组织单位,根据赛事组织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分别予以奖励。
七、其他事宜
1.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
2.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及其依托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参赛作品向社会免费开放。
4.赛事组织单位不向参赛教师或学校收取任何费用。
5.赛事联系人:
华南师范大学 许嘉妤 电话:020-85215236
广东省分中心 李 燕 电话:020-85212438
邮箱:guangdongweike@163.com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邮编:510631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广东省分中心
2014年7月6日